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Page Header

感情裡的回饋機制

這篇是我在巴黎旅居時的感悟。

Bonjour我的巴黎情人的作者Jessy曾這麼說:

巴黎很正常的感情模式就是『探索』,兩個人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探索對方,
感受兩人是否合適。可能先看場電影吃個飯,感受對方是否健談;
牽手、親吻看看對方是不是個good kisser;之後have sex,檢視雙方是否真的契合。


這些階段可以漸進發生,持續幾個星期,也可能在一天內就走完全部階段,不管時間長短,
重點是當中如果感受到任何問題,雙方都可以立刻做鳥獸散,沒有任何不好意思、委屈,或是心有不甘。

曾經在德國交換過的我,其實比起東方的曖昧模式,更喜歡這樣的操作——

在華人的觀念裡女生主動會掉價、曖昧期的時候才是最美

(因為為了吸引對方只想把好的一面呈現而隱藏真實的想法反應跟感受)、

結果進入交往後才發現——你怎麼跟以前不一樣了!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然後開始痛苦。

不過在亞裔男生身上需要觀察他適不適合這樣做,因為有些男生會因為你同意約會就以為可以take advantage 實際上根本沒有要跟你認真

但我也開始反思自己在感情裡的盲點

感情裡面,如果你跟一個人接觸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進入交往,你敢、或者願意跟對方說實話嗎?

我曾經受苦於對方約會後冷掉,訊息不看也不回

但是我自己是不是也曾這樣對過不喜歡的男生?

我敢跟對方說實話嗎?

真相是,如果一個人不屈不撓的持續傳訊息,我會誠實表達目前對他沒有更進一步考慮的感受

但我不見得會說原因。

有時候是因為真相傷人,不管是長相的審美、才華;有時就是沒話聊;

有時則是因為我不想浪費時間多跟這個人說;有時則是我不知道他是否準備好接受真話。

如果是我,我願意聽到大實話,因為我知道這些事實讓我有機會變得更好

但對每個人不見然。如果說出社會三年學到了什麼,其中一條必定是「別人有問你,你才告訴他」

不要自以為對別人有益就去告訴他,那不是善意的表現。